首页 知天地 正文内容

郭嘉(郭嘉昆的个人资料及简历)

sfwfd_ve1 知天地 2025-07-11 00:20:13 41

本文目录一览:

《三国志》·郭嘉传(白话文+原文)

1、郭嘉深谙谋略,通达事物,被曹操视为知己。可惜年仅三十八岁,从柳城返回时病情严重,曹操亲自前往吊丧。郭嘉子郭奕后任太子文学,早逝。郭嘉被追谥为贞侯,由其子郭奕继承。曹操回程巴丘时,感叹若郭嘉在世,不会落得如此境地。陈群曾批评郭嘉行为不检点,但曹操更加器重郭嘉,欣赏陈群的公正。郭奕后任太子文学,早逝,由其子郭猎继承。

2、原文概述: 人物简介:郭嘉,阳翟人也。初,太祖召见,论议终日。嘉言曰:“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,而未知用人之机。多端寡要,好谋无决,欲与共济天下大难,定霸王之业,难矣!”太祖曰:“使孤成大业者,必此人也。

3、在三国时代的烽火中,一位智谋超群的人物横空出世,他就是郭嘉,字奉孝,阳翟的璀璨明珠。初识袁绍,郭嘉犀利地指出其用人之失,随后毅然决然地投奔了曹操,荀彧的慧眼识人引荐了这位未来的关键人物。曹操征讨吕布,郭嘉的战略眼光独步,他预见了胜利的可能,力主速战速决。

4、郭嘉住数十日后,对袁绍谋士辛评、郭图说:“夫智者审于量主,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。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,而未知用人之机。

三国第一谋士郭嘉的妻子是谁

1、郭嘉的妻子是曹廷。历史上记载的郭嘉“才策谋略,世之奇士”,就连孤高自傲,识人无数的曹操也称他为奇人。郭嘉原先是东汉颖川人,他原来是袁绍的部下任职,后来投奔了曹操,他帮助曹操统一了中国北方。

2、曹安琳是三国时期著名谋士郭嘉的妻子。郭嘉作为曹操麾下的重要谋士,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见解,在历史舞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关于郭嘉的生平,史书记载较为简略。郭嘉曾在年轻时便展现出非凡的才华,他与曹操相识后,便成为了曹操的重要助手。

3、郭嘉作为三国时期的第一谋士,其个人魅力和才能自不必多言。而庞氏作为他的妻子,也必然具备一定的贤淑与智慧,才能与郭嘉相配。尽管史料对于庞氏的记载不多,但这段婚姻无疑为郭嘉的人生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。

4、三国演义中,郭嘉的妻子没有记载。正史中也没有相关记录。有传说郭嘉的妻子是卫将军董承的女儿,但是名字不知道,应该叫董氏。还有传说,郭嘉还纳曹操的女儿曹廷为妾。皆不可考。

三国郭嘉历程及简介

郭嘉是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,历程及简介如下:早年经历:郭嘉,颍川人,少年时期就展现出非凡的洞察力,预见到汉末将面临动荡。他选择在二十岁后隐居,秘密结交英才,避开世俗的喧嚣,因此名声并不广为人知。投奔袁绍:在21岁时,郭嘉前往袁绍处,然而他对袁绍的领导风格和谋士团队的缺陷有着深刻见解。

郭嘉,字奉孝,三国时期著名谋士。他起初被袁绍招揽,后觉得袁绍难成大事,转而投奔曹操。在曹操麾下,郭嘉助其平定北方,屡献奇谋,成为曹操早期的重要谋臣。其历程不仅展示了过人的才智,也反映了三国时期智者的生存与斗争状态。

生平简介:郭嘉生于170年,逝于207年,字奉孝,是颍川阳翟人。职务与封号:他官至军师祭酒,封洧阳亭侯。谋士生涯:郭嘉最初在袁绍军中出谋划策,但后来发现袁绍难成大业,于是转投曹操。在曹操帐下,他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。才能与评价:史书上称郭嘉才策谋略,为世之奇士。

三国时期郭嘉死的时候是37岁。生平简介:郭嘉生于公元170年,卒于公元207年,字奉孝,是颍川阳翟人,东汉末年曹操帐下的著名谋士。去世年龄:根据史书记载,郭嘉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,去世时年仅37岁。历史评价:郭嘉被史书上称为“才策谋略,世之奇士”,曹操也称赞他见识过人,是自己的“奇佐”。

郭嘉出生于颍川,少年时已有远见,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,于弱冠(二十岁)后便隐居,秘密结交英杰,不与世俗交往,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。21岁时,郭嘉北行去见袁绍,对袁绍的谋臣辛评、郭图说:“”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,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,从而可以立功扬名。

介绍一下三国人物郭嘉

1、郭嘉郭嘉,字奉孝,生于170年,逝于207年,是东汉末年著名的谋士,原为袁绍部下,后转投曹操,成为其重要谋士之一。 郭嘉以才策谋略著称,被史书赞为“世之奇士”。他多次为曹操出谋划策,特别是在征讨乌丸时不幸病逝,年仅38岁。 郭嘉在弱冠之年已有远见,预见到汉末天下将大乱,便隐居以待时日。

2、郭嘉郭嘉建安五年(200年),曹操为郭嘉了免于将来同袁绍作战时前后受敌,决定先消灭在徐州立足未稳的刘备。当时诸将皆怕袁绍乘机来攻许都,到时候前进无法作战、撤退失去了据点。曹操也感到疑虑,于是询问郭嘉的建议,郭嘉分析道:“袁绍向来优柔寡断,不会迅速作出反应。刘备人心未归,立足未稳,迅速进攻,他必败无疑。

3、郭嘉(170年 - 207年)字奉孝,颍川阳翟人(今河南禹州市),东汉末年群雄曹操麾下重要谋士。郭嘉少年时已有远见,弱冠后隐居,结交英豪,不与世俗交往。二十七岁时,被辟为司徒府。郭嘉初期投于袁绍帐下,但认为袁绍没有决断力及用人之才,难成大事,便离开袁绍。

4、郭嘉是三国时期的一个著名人物,是曹操的重要谋臣,才识超群,足智多谋,长期追随左右,出谋划策,供给卓著,曹操常常问计与他,郭嘉三十八岁时病死,令曹操十分痛惜。

5、《三国演义》中郭嘉的事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:隐居待时,广交英才:郭嘉从小胸怀大志,在二十岁时敏锐地预感到天下即将大乱,于是选择隐居以待时日。在此期间,他偷偷地与有才识之人保持交往,为未来做准备。初投袁绍,毅然离去:郭嘉最初出隐时,曾和田丰等人北上依附当时势力最强大的袁绍。

6、郭嘉是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和将领。以下是关于郭嘉的详细介绍:战略眼光与洞察力:郭嘉以其独到的战略眼光和深邃的洞察力著称。他善于分析形势,能够准确判断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,为曹操提供了许多重要的决策建议。军事才能:在三国时期的许多重要战役中,郭嘉的谋略往往能够取得关键性的胜利。

谈谈三国谋士---郭嘉

1、无奈戏志才早逝,曹操便写信给谋士荀彧,书中说:“自志才亡后,莫可与计事者。汝、颖固多奇士,谁可以继之”(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嘉传》)荀彧见信后,向曹操推荐了郭嘉。曹操召见郭嘉,与其共论天下大事,高兴地说:“使孤成大业者,必此人也”(《三国志·魏书·郭嘉传》)。

2、自此,郭嘉以多谋善断而深得曹操倚用郭嘉(170---207),字奉孝,颖川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我喜欢郭嘉基于两点:一,郭嘉实际上是曹操的第一谋士,本人认为他也是三国中的第一谋士,某些方面比诸葛亮还强,可惜的是他死的早,两人不能进行比较了。如果他不是死的太早,三国历史怕要重写。

3、郭嘉(170年 - 207年)字奉孝,颍川阳翟人(今河南禹州市),东汉末年群雄曹操麾下重要谋士。郭嘉少年时已有远见,弱冠后隐居,结交英豪,不与世俗交往。二十七岁时,被辟为司徒府。郭嘉初期投于袁绍帐下,但认为袁绍没有决断力及用人之才,难成大事,便离开袁绍。

郭嘉怎么死的

综上所述郭嘉,郭嘉的去世是由于在极端恶劣的军路条件下郭嘉,过度劳累和水土不服导致的疾病所致。他的去世标志着曹操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智囊人物,对三国时期的历史进程产生了一定影响。

正史中,郭嘉是病死的。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:去世时间与地点:郭嘉在曹操征伐乌丸的途中病逝,时间为207年。年龄:郭嘉去世时年仅三十八岁。职务与封号:郭嘉生前为曹操的军师祭酒,并被封为洧阳亭侯。历史评价:史书上称郭嘉“才策谋略,世之奇士”,曹操也称赞他见识过人,是自己的“奇佐”。

三国时期的郭嘉是因患病去世的。具体原因如下:水土不服:在从柳城返回的途中,郭嘉可能由于突然改变的环境条件,身体无法适应,导致了水土不服。气候恶劣:当时军路状况极端恶劣,气候可能也十分严酷,这对郭嘉的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。

三国里的郭嘉是因病去世的。具体情况如下:早逝年龄:郭嘉在36岁时去世,属于英年早逝。去世原因:他生活放浪不羁,嗜酒成性,身体状况可能因此受到影响。在随曹操远征乌桓时,可能因水土不服而加重病情,最终因病去世。

死因:郭嘉年少多病,先天患有弹咳(如今的哮喘)。十六岁时层落入井中,不慎发疾热。无法过度运动。常年出没于北方南皮一带,地处寒冷。更兼体弱患寒,阴盛。故三十四岁不幸身亡。负面:“……初,陈群非嘉不治行检,数廷诉嘉,嘉意自若,太祖愈益重之,然以群能持正,亦悦焉。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