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倒计时
- 今日已经过去小时
- 这周已经过去天
- 本月已经过去天
- 今年已经过去个月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《庄子·外篇·知北游》原文
- 2、庄子·杂篇·盗跖的原文
- 3、庄子的寓言典故
《庄子·外篇·知北游》原文
知欲问何思何虑、何处何服、何从何道能知道、安道、得道,却三问无为谓,皆不知非不实不知答也。知返回白水之南,登狐阕之上,遇狂屈,问之,狂屈将言而忘言。知返帝宫,问黄帝,黄帝言无思无虑始知道,无处无服始安道,无从无道始得道。知问黄帝,知、若、彼、彼、我、终不近。
无始曰:“道不可闻,闻而非也;道不可见,见而非也;道不可言,言而非也!知形形之不形乎!道不当名。”无始曰:“有问道而应之者,不知道也;虽问道者,亦未闻道。道无问,问无应。无问问之,是问穷也;无应应之,是无内也。以无内待问穷,若是者,外不观乎宇宙,内不知乎大初。是以不过乎昆仑,不游乎太虚。
《庄子》外篇 知北游 七 【原文】颜渊问乎仲尼曰:“回尝闻诸夫子曰:‘无有所将,无有所迎[1]。’回敢问其游[2]。” 仲尼曰:“古之人外化而内不化,今之人内化而外不化。与物化者,一不化者也[3]。安化安不化[4],安与之相靡[5],必与之莫多。
庄子·杂篇·盗跖的原文
《庄子·杂篇·盗跖》原文及白话译文 原文:孔子再拜趋走,出门上车,执辔三失,目芒然无见,色若死灰,据轼低头,不能出气。归到鲁东门外,适遇柳下季。柳下季曰:“今者阙然,数日不见,车马有行色,得微往见跖邪?”孔子仰天而叹曰:“然!”柳下季曰:“跖得无逆汝意若前乎?”孔子曰:“然。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。
《庄子·杂篇·盗跖》原文孔子与柳下季为友,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。盗跖从卒九千人,横行天下,侵暴诸侯。穴室枢户,驱人牛马,取人妇女。贪得忘亲,不顾父母兄弟,不祭先祖。
《庄子·杂篇·盗跖》原文及白话译文 原文:无足问于知和曰:“人卒未有不兴名就利者。彼富则人归之,归则下之,下则贵之。夫见下贵者,所以长生安体乐意之道也。
原文(节选)如下:无足曰:夫富之于人,无所不利,穷美究势,至人之所不得逮,贤人之所不能及,侠人之勇力而以为威强,秉人之知谋以为明察,因人之德以为贤良,非享国而严若君父。且夫声色滋味权势之于人,心不待学而乐之,体不待象而安之。夫欲恶避就,固不待师,此人之性也。
柳下季认为,若孩子不听从父亲的教导,兄弟不接受兄长的训诫,即使孔子再有辩才,也无济于事。盗跖自视甚高,认为他的力量和智谋足以应付任何挑战,轻易不会受人劝说。
孔子与柳下季为友,柳下季之弟名曰盗跖。盗跖从卒九千人,横行 天下,侵暴诸侯。穴室枢户,驱人牛马,取人妇女。贪得忘亲,不顾 父母兄弟,不祭先祖。所过之邑,大国守城,小国入保,万民苦之。孔子谓柳下季曰:“夫为人父者,必能诏其子;为人兄者,必能教其 弟。
庄子的寓言典故
1、庄子轻相位 惠施当了魏国的宰相,庄子去看他,因为两人虽然有些理论分岐,仍然是哲学上的学友。这时有人挑拨说:惠子你要当心,庄子来了,他的学问名声比你高,对你的相位是个威胁。惠施果然下令提拿主子,搜捕三天没有提到,他才放下心来。不料第四天,庄子却从什么地方神不知鬼不觉的又来求见。惠施紧张的作了准备。
2、出自庄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包括以下这些:魏王召见庄子:庄子贫困,魏王召见他时,他一身补丁,直言世道上昏下乱,衣锦玉食者生疮流脓。楚王聘庄子为相:楚王派两个大夫去聘请庄子为相,庄子却以神龟为喻,表示宁愿拖着尾巴在泥水中爬行,也不愿被楚王供奉珍藏。
3、庄子钓于濮水 同样是《庄子·秋水》中的故事,庄子在濮水边钓鱼,楚王派人来请他去做官,庄子却宁愿继续钓鱼,也不愿为官。他以神龟为例,说明宁愿自由自在地活着,也不愿死后成为尊贵的骨骸。这表达了庄子对自由生活的向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