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知天地 正文内容

小柴胡汤(小柴胡汤组成)

sfwfd_ve1 知天地 2025-08-28 03:40:09 6

本文目录一览:

和解少阳剂—小柴胡汤(附十四妙用方)

附十四妙用方荆防小柴胡小柴胡汤加荆芥10g、防风10g,用于外感少阳证而怕风、鼻塞、清涕等表寒症状较为明显者。二活小柴胡小柴胡汤加羌活12g、独活12g,用于外感少阳证而腰膝肢节疼痛明显者。杏苏小柴胡小柴胡汤加杏仁12g、苏叶12g,用于外感少阳证兼见轻度咳嗽者。

十四妙用方: 荆防小柴胡:加荆芥、防风,用于外感少阳证而怕风、鼻塞、清涕等表寒症状明显者。 二活小柴胡:加羌活、独活,用于外感少阳证而腰膝肢节疼痛明显者。 杏苏小柴胡:加杏仁、苏叶,用于外感少阳证兼见轻度咳嗽者。

【方解】小柴胡汤由柴胡、黄芩、人参、半夏、甘草、生姜、大枣七味药组成。其中,柴胡为君药,和解少阳,疏邪透表;黄芩为臣药,清泄少阳之热,使半表之邪得以内彻;人参、甘草、大枣益气和中,扶正祛邪,生姜、半夏和胃降逆,共为佐药;甘草调和诸药,兼为使药。诸药合用,共奏和解少阳之功。

凡具有和解少阳、调和肝畔、调和寒热等作用,治疗和在少阳、肝脾不和、肠胃不和、寒热蜡杂以及表里同病等证的方剂,称为和解剂。属八法中的和法。和解剂分为三类:和解少阳剂,适用于和在少阳,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:调和肝脾剂,适用于肝气郁结,肝牌失调,以通遥败为代表方;调和弹胃剂。

【附方】柴胡枳桔汤 (《通俗伤寒论》) 柴胡 枳壳 姜半夏 生姜 青子芩 桔梗 新会皮钱 雨前茶 功用:和解透表,畅利胸膈。主治:邪踞少阳证偏于半表者。往来寒热,两头角痛,耳聋目眩,胸胁满痛,舌苔白滑,脉右弦滑,左弦而浮大。

中医和解剂,主要用于治疗邪在少阳、肝脾不和、肠胃不和等病证。这类方剂通过调和人体内外、上下、寒热、虚实等矛盾,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。以下是八则经典的和解剂名方,并附有彩图速记。

小柴胡汤的配方

1、组成:小柴胡汤加当归15g、白芍30g。适用症:主治肝脾不调,胸胁痛,心烦食少,大便不畅。适用于迁延型肝炎、慢性肝炎有上述见证者。四物小柴胡:组成:小柴胡汤与四物汤两方配合。适用症:用于妇女经期外感半表半里证、肝血不足的月经不调证以及更年期综合征。枣仁小柴胡:组成:小柴胡汤与酸枣仁汤两方配合。

2、小柴胡汤的配方为:柴胡12克、黄芩9克、人参5克、甘草6克、半夏9克、生姜9克、大枣4枚,水煎服。柴胡:作为君药,主要功效是和解少阳,疏肝解郁。黄芩:为臣药,能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辅助柴胡和解少阳。人参:能大补元气,生津止渴,增强机体抵抗力,为佐药之一。

3、麻黄汤:无汗而喘,脉浮紧。桂枝汤:汗出恶风,脉浮缓。用药禁忌:小柴胡汤:阴虚血少者慎用。麻黄汤:体虚者禁用。桂枝汤:表实无汗者忌用。临床应用提示 辨证要点:麻黄汤与桂枝汤:麻黄汤适用于表实无汗(脉浮紧),桂枝汤适用于表虚有汗(脉浮缓)。

4、小柴胡汤的配方:柴胡12克、黄芩9克、人参5克(或党参9~12克)、甘草6克、半夏9克、生姜9克、大枣4枚,水煎服。小柴胡汤是临床应用较多的方剂之一。其功效主要是和解少阳,和胃降逆,扶正祛邪。主治:少阳病证。

5、小柴胡汤的配方为:柴胡12克、黄芩9克、人参5克、甘草6克、半夏9克、生姜9克、大枣4枚,水煎服。小柴胡汤的功效和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: 和解少阳:能够调和少阳经的气机,缓解少阳病证的症状,如往来寒热、胸胁苦满等。

6、小柴胡汤和大柴胡汤的相同点:两方在组成上都有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生姜、大枣五味药,功效都能和解少阳,都可以治疗少阳病的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等症。

三汤有奇效:小柴胡汤、麻黄汤、桂枝汤解析

1、桂枝汤:桂枝10克,白芍10克,生姜2片,炙甘草10克,红枣10枚。每付药加入六碗水,大火煮成二碗。成人每三小时空腹时喝一碗,小孩减半。服用后会有微汗,此方使用最多。 麻黄汤:麻黄5克,桂枝10克,杏仁5克,炙甘草10克。每付药加入三碗水,大火煮成一碗。空腹时服用。

2、适用症状:高热、咳嗽吐浊痰的重症感冒,体表无汗,身体疼痛,口渴无食欲。特殊效果:在瘟疫或禽流感等传染病中效果显著。小青龙汤:适用症状:发烧、咳白痰,身体冷感无汗,肩背冷痛,且伴有痒痒咳嗽。服用效果:体温下降,咳嗽减轻。小柴胡汤:适用症状:忽冷忽热、恶心、胸肋胀满。

3、桂枝汤:适用于脉浮,头项强痛而恶寒,发热,汗出,恶风,脉缓等症状。麻黄汤:适用于脉浮紧,头项强痛而恶寒,发热,体痛,呕逆等症状。麻黄附子细辛汤:适用于体虚之人感受风寒,脉微细,但欲寐,始得之,反发热,脉沉等症状。

4、扁桃体发炎引起的感冒可用葛根汤。感冒可用麻黄汤。桂枝汤可用于治疗风寒感冒。小柴胡汤用于治疗感冒时间稍长的。中医的咳嗽气短是指的是某脏器或者是气血方面的虚实。西医的哮喘指的是支气管以及肺脏功能的问题。

5、以六碗水煮沸至两碗,成人每三小时空腹服用一碗,小孩酌减。第一剂后若症状缓解,无需再服。此方能引导微汗,助病毒排出,同时配以粥类食物,以促进药效至全身,加速康复。注意观察病人体征,如出汗、肌肉痛、畏寒和食欲不振,这些都是桂枝汤适用的信号。

6、【处方】桂枝汤、麻黄汤、小柴胡汤、四物汤去杏仁加桃仁。【功能主治】三阴疟疾,疟在夜发。【摘录】《金鉴》卷四十二 以上桂枝麻黄柴胡四物去杏仁加桃仁汤的中药方剂,是根据中医辨证治疗的原则进行配药治疗,大家可根据自身的情况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法。

比较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的异同。

【答案】:小柴胡汤与蒿芩清胆汤均能和解少阳,用于邪在少阳、往来寒热、胸胁不适者。但小柴胡汤以柴胡、黄芩配人参、大枣、炙甘草,和解中兼有益气扶正之功,宜于邪踞少阳,胆胃不和者;蒿芩清胆汤以青蒿、黄芩配赤茯苓、碧玉散,于和解之中兼有清热利湿、理气化痰之效,宜于少阳胆热偏重,兼有湿热痰浊者。

考点:小柴胡汤由柴胡、半夏、黄芩、人参、甘草、生姜和大枣组成,有和解少阳的功用,治疗伤寒少阳证、,妇人伤寒,热人血室等病证。方中柴胡为少阳专药,用以治疗半表半里之邪而为君药,黄芩为臣,配合柴胡,一清一散,共解少阳之邪,半夏、人参、甘草为佐,大枣为使。

蒿芩清胆汤的一个作用是清胆利湿,青蒿是芳香化湿的药所以用青蒿化湿,而柴胡无此作用,so用青蒿比较合适做君药。

小柴胡汤以柴胡为核心,配合半夏、人参、甘草,专治少阳病,以和解为主。其特点是半夏人参甘草的温和组合,黄芩、生姜和红枣的温中调和。柴胡枳桔汤则以柴胡、枳壳、陈皮、黄芩和生姜半夏组成,适用于邪气郁结于肌腠,导致胸满疼痛,通过辛开苦泄的治疗方法,达到舒缓症状的目的。

小柴胡汤由柴胡、黄芩、人参、甘草、半夏、生姜和大枣组成,用于和解少阳,主治伤寒少阳证和黄疸、疟疾等少阳病证。大柴胡汤则在小柴胡汤基础上,加入大黄和枳实,用于和解少阳,内泻热结,主治少阳阳明合病。

文章目录
    搜索